城读 │谭抒真:一个中国小提琴家传奇的一个世纪
200
谭抒真:一个中国小提琴家传奇的一个世纪
中国小提琴家谭抒真抒真的一生。
The Gentleman From Shanghai (1999) directed by Heather Greer
Sheila Melvin, Jindong Cai, 2004. Rhapsody in Red: How Western Classical Music Became Chinese, Algora Publishing
Sources: https://www.nytimes.com/1999/12/03/style/IHT-a-chinese-violinists-voyage-through-the-century.html
https://www.nytimes.com/2000/03/05/arts/spring-music-orchestras-an-orchestra-with-a-political-accompaniment.html
很久以前就想写谭抒真的故事(城读文件夹里一直放着关于他的文档),第N次重温他的访谈之后,每次看每次都泪目,还是写下来吧(虽然不知道能够存在多久)。
第一次知道谭抒真,是看美国小提琴家斯特恩1979年访华一个月拍成的纪录片《从毛到莫扎特》,里面有一小段时任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的谭抒真用流利的英语讲述个人经历的独白,遭遇过的不公与苦难平静道来,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些意犹未尽。
From Mao to Mozart最打动我的一幕,是年仅10岁小小身躯王健拉的大提琴,王健蹙眉垂首,完全沉浸在演奏中,恍若不觉在场观看的老师和领导,我每次听鸡皮疙瘩都会立起来,眼泪不由自主涌上眼眶。
《从毛到莫扎特》制作人觉得应该为谭抒真不平凡的生平单独做一个片子,于是1998年,谭抒真92岁高龄在上海家里接受访谈,制作成纪录片《来自上海的绅士》,谭抒真缓缓讲述他的生平,贯穿整个动荡的二十世纪,一个人就是一部现代和当代史。他的一生,就像他的名字,抒真,说真话,抒发真实的、特别是对小提琴的热爱。
Rhapsody in Red作者大量引介谭抒真。
谭抒真1907生于青岛一个基督教家庭——谭抒真的父亲出身贫寒,全赖父亲做木匠的哥哥们为德国人造房子,挣钱送父亲上学,父亲成为一名医生,同时经营药店,父亲的成功使谭抒真得进入美国传教士开办的学校接受良好教育。父亲闲时会拉小提琴,谭抒真从小耳濡目染,15岁在北京读书时,同学借给他一把小提琴,从此开始了他一生不辍的小提琴学习和演奏。
1925年,谭抒真来到上海,在一所学校报名学习小提琴,结果老师听他演奏之后说:你比我拉得好。一个学期下来,校长让谭抒真当老师,教学生拉小提琴。
1927年3月的一天,谭抒真走进上海工部局乐队排练大厅,找到意大利指挥Mario Paci,当时乐队正在为准备纪念贝多芬逝世100周年音乐会而排练。谭抒真知道乐队缺一个小提琴师,他问Paci是否能加入乐队演奏。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请求。自1879年上海工部局乐队成立以来,从来还没有一个中国演奏家,也没有中国观众。乐队为上海租界里的外国人所建,也为租界里的外国听众而表演。
Paci看着谭抒真,然后说:你明天来吧。
第二天,谭抒真去排练厅,Paci让他坐在首席小提琴师Sato旁边,谭抒真只来得及扫一眼乐谱,排练就开始了。是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谭抒真虽然听过,但从未演奏过,但谭抒真很快跟上。Paci不停歇指挥,直至演完全曲。然后Paci指着谭抒真问Sato:他怎么样?Sata回答:还可以。Paci告诉谭抒真:明天再来。
从此谭抒真开始了上海工部局乐队演奏的生涯,成为第一名在交响乐团演奏的中国音乐家。“从来没人在交响乐团见过中国人,好多人专门跑来看我”。
Paci1922年把乐队改名为上海工部局交响乐团,1930年代享有“远东最好的交响乐团”美誉。
不过很长一段时间里,乐队不付分文给谭抒真。谭抒真曾经鼓足勇气问Paci是否有报酬,Paci拒绝了:当然没有,这是给你学习的机会。
但是谭抒真并没有很在意,他说:我不在乎钱,我的目标是学习。为了生存,谭抒真教人小提琴,还开了一家乐行,起了一个非常大气的名字:大都会音乐之家(Metropolitan Music House)。
可惜名大店小,很快就破产。不过,开店请的帮手让他认识了未来的妻子。
谭抒真父亲病危,他回到青岛,接手父亲的生意。在青岛期间,谭抒真阅读德语书学习制作小提琴,后来又认识一个修理小提琴的英国人和一个业余喜欢制作小提琴的美国人,学习制作和修理小提琴。
1937年,谭抒真重返上海,回到交响乐团。虽然交响乐团开始付他报酬,但是战乱物价飞涨,百物腾贵,白天在乐团排练,晚上去戏院演奏,还帮人修理小提琴,写英文信,甚至还兼职做建筑师,千方百计赚钱。
一次Paci告诉乐团,要为日本军官演奏。谭抒真和乐团里其他三位中国音乐家拒绝,Paci大怒,不去的话工作不保。最终,那三位音乐家去了,而谭抒真没去,于是丢了这份工作。
解放后,谭抒真留在上海,担任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和指挥,负责小提琴部,并创立小提琴制作工厂。
谭抒真的四个孩子(孩子们拿着小提琴实在太可爱)
1966年,红卫兵(谭抒真曾经的学生)抄了谭抒真家,批斗谭抒真,把他关在楼梯间小黑屋,关了14个月。回忆小黑屋的禁闭生活,他的坚韧来自于信仰:我从未想过自杀,因为我是基督徒,虽然现在是黑夜,但我相信太阳总会出来的。从小黑屋出来之后,谭抒真又被红卫兵勒令修理清洁音乐学院122个厕所,谭抒真说自己修理马桶手艺相当不错。
文革结束后,谭抒真获得平反,重返上海音乐学院工作。谭抒真宅心仁厚,心胸宽广,对曾经伤害过他的红卫兵既往不咎,甚至恢复师友关系。他如此解释:“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如果你记恨某人,被你记恨的人毫无知觉,反而你自己先会受伤。原谅让我宁静幸福”。
90多岁高龄的谭抒真依然每天练琴,晚上伴着小提琴入睡,抚摸小提琴的欣喜一如孩童。
纪录片制作完成之后三年,谭抒真去世。非常感谢导演,记录下谭抒真非凡的一生,持续感动后人。
城读相关阅读:
81.城读 │伊尔德方斯•塞尔达:城镇化之父与现代巴塞罗那的缔造者
96. 城读│亚历山大·冯·洪堡:用旅行与科学测量世界,定义自然
125.城读 │1843年之前的上海是什么样的?小渔村抑或千年古港?
128.城读 │上海是另类中国吗?
(点击文章标题,或进入公众号回复标题前的数字获取文章 )
城读 ∣城市阅读的记录
微信公共订阅账号“城读”,每周推送城市阅读笔记
关注我们,请搜索账号 CityReads
或长按上方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